top of page

 Flying Fish Ceremony 蘭嶼飛魚季

Unpublished Article & illustration

​蘭嶼飛魚季神話故事, 2016


 

請走開    請讓開
我的翅膀  我的尾巴   都被侯鳥  撞傷割破了
沿著里媽扶里斯海域    小蘭嶼是我停留的地方
我四處張望    注視著蘭嶼島
請你們遙望那兩座高大岩石
里媽拉基伯是蘭嶼島的門面
我們搖著尾巴    游著靠近那裡

 

 節錄自:飛魚之歌 - Anood No Alibangbang
 

A11_01.jpg

蘭嶼,在達悟族語稱為「人之島」Pongso No Tao, “Tao”意指“人”。

飛魚,達悟族語Alibangbang,是達悟族的天神之魚。
 


飛魚的傳說故事

很久以前,紅頭部落的祖先使用火把,利用光捕捉潮間帶生物時,看見魚從海中飛向他們,於是他們將此魚放入網袋中,回家後將這隻魚跟其他的海產生物一起煮來吃。

後來,人們身上都生瘡,他們非常害怕。有一天晚上,飛魚托夢給一位老人,並告訴他:「你們會生病,是因為把我們和其他生物一起混著煮食。明天早上到都雅部內(地名)來跟我會面,我再跟你好好說明。」
第二天,老人依照著夢指示到了會面點等了許久,直到正午時分,海平面上出現了動靜,老人看見魚鰭劃破海面極速靠近,將翅膀展開並出現在礁岩上,牠說:「我們是白翅飛魚,是第一批到達蘭嶼的飛魚,我們還有很多其他的成員,讓我來一一跟你介紹。」

那日之後,祖先開始建造拼板舟,舉行儀式,並制定了陰曆、捕魚時間、捕撈方法、食用規矩與各項禁忌。達悟族以飛魚文化為核心,從飛魚托夢給老人之後,由部落耆老一代傳承一代。

 

資料來源: 《 招飛魚祭文化 》台東縣蘭嶼天主教文化研究發展協會

”飛魚季“代表蘭嶼達悟族所有與飛魚相關的祭儀與文化活動,傳統的儀式與禁忌裡潛藏著尊崇自然、永續生態的智慧,強調整個部族的共享。從二月開始幾乎長達一整年的過程中,達悟族人對自己有一套嚴格的規範。隨著殖民歷史演進,漢人生活方式和觀光產業的興盛,飛魚季的傳統活動受到許多挑戰和變化,在現代與傳統之間的拉鋸一直存在著。

因距離而得以保留原始美麗的蘭嶼,近年來讓越來越多人想去朝聖,觀光活動對當地帶來的影響有好壞皆有。自然環境的人為破壞、文化在不被尊重的情況下被濫用,是目前最主要的危機。身為喜愛海島風景與達悟文化的觀光客,出發之前能夠做足功課,了解當地環境與文化差異,並選擇由族人或真正長期經營並願意合理回饋當地的蘭嶼旅行業者,不作傷害環境的消費及行為,抱著學習和尊敬態度體驗當地氛圍,是認識蘭嶼的最理想的方式。



如果你身為一個觀光客,任何到蘭嶼旅遊的人,都可以參考以下這篇文章:
關於飛魚季,好旅人要知道的事

小島生活  一個耕耘蘭嶼多年的用心民宿


 

後記

一篇2016年擱淺的作品,在illuTimes擔任插畫記者的最後嘗試。

大部分的文字和圖片,放在腦海和硬碟深處,兩年多的時間,到現在都還在消化、思考什麼樣的方式適合自己的創作轉化。查閱著網路資料,趁著去蘭嶼玩的2016夏天親訪朗島部落的謝牧師,入手當地天主教文化協會出版的小本本,才知道看起來再可靠的文史資料,都會存在著對達悟文化的主觀偏誤解釋。 於是對於自己以“節慶文化”為方向“生產的速食文章,產生很大懷疑,進一步在想文化挪用、多元文化主義的意義...沒完沒了地自問自答,一直持續下去。
 


本文僅供資料記錄,如需轉載請告知並標明來源:)


 


 

bottom of page